临港文理学院与港澳高校共建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跨区域协同守护蓝色遗产

刘老师 阅读:1 2025-09-20 17:37:11 评论:0

  临港文理学院的国际交流中心内,内地与港澳高校代表共同为 “粤港澳大湾区 - 胶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揭牌,红色的校旗与港澳区旗并排悬挂;研讨室内,学者们正围绕 “妈祖文化在临港与澳门的传播差异” 展开热议,屏幕上同步显示三地渔民祭祀场景的对比图片。该校近日与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达成深度合作,开启跨区域海洋文化研究与育人新篇章。

  “临港与港澳同为海洋文明重镇,妈祖信仰、渔商文化一脉相承,但此前缺乏系统的跨区域研究。” 中心中方主任、文史学院教授周涛介绍,中心整合三地高校优势资源,设立 “海洋文化遗产保护”“跨境渔商历史”“海洋生态伦理” 三个研究方向,首批启动 4 个联合项目:《妈祖文化沿海传播史》编纂、临港与澳门渔港口述史采集、海洋非遗数字展策划,获国家文旅部 180 万元专项资助。

  联合育人成为核心亮点。中心推出 “三地联合实习” 项目,学生可赴香港海洋公园、澳门海事博物馆参与实践,2024 年已有 30 名学生完成跨区域实习;开设 “海洋文化跨域对话” 线上课程,由三地教师轮流授课,内容涵盖渔港保护、渔商习俗等,已吸引 500 名学生选修。“在澳门实习时,我发现当地渔民的‘谢洋节’与临港‘开海节’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发现让我的毕业论文更有深度。”2022 级历史学专业学生林晓说。

  学术交流与成果传播同步推进。中心每年举办 “沿海海洋文化论坛”,2024 年吸引 12 国学者参会,促成 6 项跨区域合作研究;搭建 “三地海洋文化资源库”,收录 3000 份历史文献、2000 张老照片,向全球开放访问;与澳门海事博物馆达成合作,2025 年将联合举办 “妈祖文化跨域展”,巡展三地。香港浸会大学校长代表表示:“中心不仅是学术交流平台,更是凝聚沿海地区文化认同的桥梁。”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