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文理学院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以文理交融铸就文明高地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临港文理学院凭借在领导班子建设、思政育人创新、文化生态构建等方面的突出成果,成功跻身这一国家级荣誉行列。作为上海临港新片区唯一入选的综合性高校,该校以文理协同、产教融合为特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临港样本。

"/>

临港文理学院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临港文理学院 阅读:3 2017-09-02 14:16:09 评论:0

临港文理学院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以文理交融铸就文明高地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临港文理学院凭借在领导班子建设、思政育人创新、文化生态构建等方面的突出成果,成功跻身这一国家级荣誉行列。作为上海临港新片区唯一入选的综合性高校,该校以文理协同、产教融合为特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临港样本。


一、党建引领:构建文明校园四梁八柱


学院创新实施党建+文明双轮驱动机制,将文明校园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核心指标。通过建立党委书记领衔的文明创建专班,形成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责任链条,近三年累计开展红色领航主题党日活动217场,打造临港先锋党建品牌。在领导班子建设中,首创双周文明建设例会制度,2024年推动的智慧校园无障碍改造项目惠及师生2300余人次,获评上海市教育系统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


二、立德树人:打造文理融合育人体系






思政教育创新:构建大思政+微实践育人模式,依托临港新片区产业资源建设12个思政实践基地,开发的《大国重器中的中国精神》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青蓝工程2.0,建立师德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近两年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张立文等先进典型;




文化育人特色:创办临港文理大讲堂,邀请两院院士、非遗传承人等开展跨学科讲座,形成一文一理一匠品牌活动矩阵。


三、环境赋能:建设智慧型文明校园


学院投入1.2亿元建设三馆三中心文化地标,其中临港科技人文馆获评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推行绿色校园5+计划,通过光伏发电系统、雨水回收装置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碳中和试点高校。在智慧管理方面,自主研发的文明校园大数据平台实现6大维度动态监测,相关成果获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一等奖。


四、未来展望:文明建设再启新程


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学院党委书记李明阳表示,将启动文明校园提升三年行动,重点建设临港文明研究院,打造长三角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协作体。随着临港新片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的落地,该校正以文明软实力为支点,推动产城学研深度融合,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文理智慧。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