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共同体:新加坡合作与企业联动的育人革新

文院教授孙大海 阅读:17 2020-09-13 02:46:34 评论:0
临港文理学院教育技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共建的 “智慧教育技术实验室”,同步启动的 “企业定制就业计划”,构建起 “国际合作 + 校企联动” 的育人新格局,为智慧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样本。
实验室的建设彰显了国际合作的深度。两校每年互派 10 名教师开展教学研发,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 6 门双语课程,融合了中西方智慧教育的先进理念;配备 VR 教学设备、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实验平台,面向学生开放 50 项科研项目,让理论学习与技术实践紧密结合。“在 VR 课堂上模拟教学场景,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这些前沿技术让我们对智慧教育有了全新认知。”2024 级教育技术专业学生陈雨说。
企业的深度参与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学院联合华为、腾讯等 12 家企业设立的 “就业定制班”,根据企业需求精准设定课程体系,实现了 “入学即定岗、毕业即就业”。首批 35 名毕业生全部入职合作企业,平均起薪较普通班高出 20%,100% 的就业率印证了这种模式的成功。更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室已孵化 12 个智慧教育项目,其中 3 个获得企业投资,实现了 “科研成果 - 产业应用 - 就业岗位” 的良性循环。
扩张计划彰显了项目的生命力。2026 年,合作高校将扩大至 3 所,合作企业增至 20 家,实验室开放的科研项目将突破 80 项。这种 “国际资源引育、企业需求导向、科研成果驱动” 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为智慧教育产业输送了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响应临港新片区 “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号召的生动实践。


本文 临港文理学院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hezuo.edu.edu.mu/post/3505.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临港文理学院,本科招生,文理学科,临港新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卡服务,教师发展,三下乡实践

    智慧教育共同体:新加坡合作与企业联动的育人革新 - 临港文理学院官网